比起密密麻麻的文字,数字更能够让人有感觉,图像更能够吸睛。近年来新闻圈兴起资料新闻学(Data Journalism),全台湾最大资料科学活动「资料科学爱好者年会」,今(2015)年特别在议程中引进国际间「国际资料新闻实战营」,带领不懂程式的新闻工作者,学习将新闻结合数据及科技工具报导,活动于21 日展开,吸引100 多人报名,其中半数以上是新闻工作者。
活动分成两部分,一开始由两位国际知名的资料新闻人带头分享实战经验,让人认知到资料新闻可能带来的强大影响力;另一部份则以工作坊形式,一步步教参加者用网路上线有的工具,学会找资料、轻理资料、整理资料、呈现资料。然而第二部分只能教学,不能言传,因此本文把重点放在比较生动的实战经验分享。
实战经验分享,包含 Code for Africa 创办人 Justin Arenstein 分享在非洲利用资料新闻赋予人们知的权利,进而改变政府的经验谈;美国国家公共电台(National Public Radio,NPR)新闻视觉化团队开发者 David Eads 分享如何设计出让人「关心」的新闻。
Code for Africa:说出那些政府没说的事Justin 长期在非洲教育新闻媒体或公民使用数位工具、推动资料新闻的发展策略,他说,不同于 Code for America 是利用科技与资料赋予政府力量,Code for Africa 是赋予公民力量,因为非洲许多政府并没有提供充足的基础设施,以赋予人民力量。
像是在贫富差距相当大的南非,存在着佣人遭受薪资压榨的问题,他们即使认真工作也无法负担家庭所需,于是还得铤而走险做坏事。Code for Africa 为了指出这个问题,开发一个「living-wage」(足以过活的薪水)网站,请雇主上网填答他们付给佣人们多少新资,同时评估佣人们生活所需花费,看看你付的薪水是否足以让佣人过活。这项专案因为鲜活的数据实在太震慑人心,两天内就有 1 万人留言,引起极大讨论与迴响。
不仅是短期内吸引到的使用者数量庞大,Justin 认为,这个专案真正成功之处在于工具可以持续使用下去,持续发挥影响力,不像许多新闻报导仅能带来昙花一现的短暂关注。
Code for Africa 在非洲南非、奈及利亚、肯亚等多个国家做了 90 个以上的专案,範围涵盖选举投票、医疗、水质等,他们也会将开发过的专案变成一套可重複开发的模组或工具,让它可以套用至其他国家。
新闻视觉画团队,打造让人「关心」的新闻David Eads 提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新闻视觉化团队开发者的座右铭:「让读者观心报导」,而要达到这个目的,关键在于影像和网路,因为影像是驱动同理心的关键,网路则是散布的管道。
他举了相当多过去的作品为例,有些数据要用地图呈现、有些用长条图,有些故事要用照片说、有些要用互动图表请读者来猜猜看,至于怎幺选择,David 说每个专案开始前,他们团队会问自己 3 个问题:1.使用者是谁 2.他们的需求是什幺 3.我们要怎幺满足这个需求。
接下来,这个由设计师、工程师、摄影师、编辑/Project manager 以 1:1:1:1 的比例组成的视觉化团队就会开始执行专案。